集装箱运力紧缺问题更加凸显,班轮公司无法在现有条件下满足全球货运需求。在此非常时期,市场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即承运人正通过租赁多用途船适应货运需求。
近日集装箱班轮船东的运输可靠性继续下降,著名海事咨询公司Sea-Intelligence称,托运人不应期望短期内会有所改善。
近几个月以来,往洛杉矶港(Los Angeles)和长滩港(Long Beach)的船只数量几乎翻了一倍,附近海域船载量严重拥堵,导致全美以北方向航线大面积延误,甚至影响了奥克兰港(Oakland)的吞吐量。位于洛杉矶的南加州航运交易所(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对外证实了这一事件,根据统计,仅仅在周一圣佩德罗湾港口就有52艘集装箱船进出,而全年的日平均数为24艘,更夸张的是停泊船只达到了23艘之多,而日平均仅有1艘。
UTC12月19日1400左右,马士基旗下一艘运力4500TEU名为“MAERSK CADIZ”的集装箱船在尼日利亚Bonny南部的几内亚湾遭到海盗袭击。
目前国外疫情强势反弹,美国创造单日40万确诊记录、德国、英国相继封城,港口拥堵、缺箱进一步加剧,高运费在经历1万、1.35万、1.6万美元仍在持续上涨;全球航运、贸易继续承压!
尽管全球疫情进入冬季高发期,但中国的港口进出口形势依然不断向好。第一财经记者今天(17日)从中国港口协会了解到,12月上旬,该协会监测的沿海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7%,上海港(Shanghai)、深圳港(ShenZhen)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超过10%;长江港口生产继续保持较好态势,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12.3%。
2020年全球海运物流因新冠疫情暴发从噩梦开始,在年底却迎来史无前例的火爆。集装箱运输价格已经连续数月攀升,目前运价行情可谓“一天一涨”...。
随着“以星大连(ZIM DALIAN)”轮12月15日靠泊广州港南沙港区,标志着以星航运(ZIM)的澳大利亚航线C2A首航南沙港(Nansha)了。
“盐田港(Yantian)平均2.4秒处理一个标准箱,每4个多小时就有一条船开往美国,今年码头吞吐量将创下建港20年来的记录。”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庆文介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每四个集装箱中就有一个来自深圳盐田港,而该港今年已连续两个月刷新全球单一码头吞吐量纪录。
据从上海洋山边检获悉,2020年12月10日洋山港开港15周年,凌晨5:30,马耳他籍“阿拉伯内夫德”轮成为当天靠泊洋山港的第一条外轮。据洋山边检站统计,开港以来该站累计查验入出境(港)船舶12.07万余艘次,入出境(港)人员2863.6万余人次,累计1.97亿多个集装箱在这里吞吐中转,当年的小渔村已成长为世纪大港,跻身世界强港之列。
“2020年全年上海港(Shanghai)可以第十一次坐稳‘世界第一大港’的交椅。”上港集团副总裁方怀瑾如此表示。
近期航运公司陆续公布新一轮停航空班计划,全球运力面临着进一步收紧,在年前有出货计划的注意了,请及早做好准备。
目前,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6000万,多国实施更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专家提醒要高度警惕冬季疫情反弹。国内方面,经济贸易继续稳定恢复,制造业市场活力增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环比继续回升。11月下旬,中国港口协会监测沿海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小幅回落0.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回落3.4%;长江港口生产全面提速,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24.7%。
12月2日,上海港(Shanghai)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TEU。这是自2017年在全球首度突破4000万TEU后,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四次站上4000万TEU台阶。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里,“第四次”的背后包含着全体上海港人的心血和付出。
11月26日,记者从上港集团获悉,上海港(Shanghai)海铁联运公司年度集装箱箱量突破20万标准箱,提前完成了年度箱量任务。
正如分析师们一直预测的那样,亚欧集装箱贸易航线上的即期运费已经大幅上涨,与蓬勃发展的泛太平洋航线相比,狂欢来得要晚一些。
德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海运货物总吞吐量下降了8%,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第二季度,但汉堡港(Hamburg)的总体数据仍然处于负16.2%。全世界都能感受到的新冠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波及到了汉堡港的货物吞吐量。
据悉,斯里兰卡科伦坡港(Colombo)积压了50,000 Teu的货物,令南亚转运货物运输陷入混乱。
为了充分利用跨太平洋航线上持续飙升的需求,航运公司正在增加他们的快捷优质服务。
从亚洲到欧洲和北美的主要贸易航线对集装箱舱位的强劲需求,导致10月份货运量转仓量环比上升,因航运公司难以维持海洋供应链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