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进入四季度,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明显,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业务增长提速。
地中海航运(MSC)日前宣布,将进一步升级现有的Golden Horn航线服务。
“区块链技术不应该仅仅限于IT层面的应用,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链接产业,为产业赋能。上港集团海勃公司总经理黄桁告诉记者。近日,上港集团在上海举行“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会,与多家集装箱班轮公司、港航企业共同签署《“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各方共同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港航生态圈,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智慧港口建设。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陷入缓慢状态,经历了上半年的航运需求大跌后,国际海运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在出口增长的带动下,运价持续攀升,美西航线运价更是较年初涨了近3倍,在运力紧张的背景下,行业频频产生甩柜的现象。
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国际航运新政“礼包”。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底,对在南沙自贸片区开展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给予一定税收优惠;从10月1日起,对以珠三角9市37个港口为启运港、以南沙保税港区和前海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水运货物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成本。
10月20日,盐田国际迎来以星航运(ZIM)中澳快线CAX (China Australia Express) 首航。该快线从盐田(Yantian)到澳洲悉尼(Sydney)仅需11天,是华南地区连接澳洲最快的海运航线。
中新网广州10月20日(蔡敏婕 柯霞)电,广州港集团20日称,该集团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实现正增长。2020年1月至9月广州港(Guangzhou)完成货物吞吐量39557.7万吨,同比增长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82.5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1.5%。
10月2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20年1-9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1-9月,全国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60,562万吨,同比增长3.0%;1-9月,全国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260万TEU,同比下降1.3%。
据从广州港集团第三季度生产经营分析会获悉,广州港集团今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实现正增长。
日前,中国港口协会发布了今年10月上旬港口运行监测情况。
“双节”长假后,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恢复正常,运输需求稳定,不同航线因基本面差异,运价互有涨跌,综合指数小幅上涨。10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448.87点,较上期上涨0.7%。
10月15日,中国东方航空(MU)全球首架“进博号”主题彩绘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SHA)起飞,执行当天的MU5337航班,首次来到深圳机场(SZX)。
全球首艘LNG动力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雅克萨德”号(CMA CGM Jacques Saad)近日首航满载离开新加坡港(Singapore),创下单船货运量新世界纪录。
海洋网联船务(ONE)日前宣布,将推出全新的连接日本、中国至越南的 JCV 直航航线服务。
澳大利亚的港口近期异常热闹:一方面澳大利亚出于疫情后期的补偿心理,疯狂出口铁矿石,澳大利亚各大铁矿石港口来来往往运载铁矿石的船舶车水马龙;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一些重要港口也饱受“是非”之苦,先是不断有港口出现因船员工资纠纷致使的船舶被滞留、港口码头工人罢工等;再是接连有靠港船只爆发疫情。
进入10月,2020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也开始了,随着第三季度集装箱运输从新冠疫情中复苏并强劲发展,运输旺季主干航线超预期。今年第四季度仍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从中国东方航空(MU)获悉,2020年9月30日-10月8日,东航共计执行客运航班23386班,其中超过99%为国内航班,承运旅客287.1万人次。从出行人数和航班架次数据来看,今年国庆期间运力投入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民航资源网9月30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29日表示同意向美国7家航空公司提供贷款。
据搜航网获悉,MSC旗下一艘从中国开往美国,运力为14036TEU的大型集装箱船“MSC RAVENNA”轮,发生一起船员持刀伤人恶性案件,致使一名船员因伤势过重死亡。
9月28日,振华重工与上港集团签订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末批次设备)合同,包括5台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1台自动化轨道吊和25台自动导引小车(AGV)。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总裁、党委副书记严俊,振华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连宇,总裁、党委副书记黄庆丰出席并见证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