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需求飙升,市场参与者开始为缓解当前的拥堵状况做长期准备,现在每艘集装箱船都很抢手。为应对全球大量货物的运输而对运力的需求意味着几乎所有可用的集装箱船都已投入使用。港口和内陆地区的拥堵正导致可用设备短缺,继续影响着陷入困境的供应链的发展。
集装箱运输的飙升费率正在受到欧盟的审查,欧盟反垄断机构发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欧盟委员会“正在密切监视航运业”,并正在收集信息以“确定任何可以促进恢复正常运营的干预范围”。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呼吁航运联盟之间进行更多竞争的呼声。
7月9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马士基集团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全球海运服务、数字化端到端物流运输解决方案、仓储服务及外包项目等多个领域。双方旨在建立长期高效的合作机制,深化多维度合作,并共同探索打造绿色物流生态链。
根据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对部分污染企业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更新数据库结果,地中海航运(MSC)连续第三年跻身欧洲十大污染企业之列。
近日,据消息人士透露,A.P.穆勒-马士基集团(A.P.Moller—Maersk Group)正与韩国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就至多12艘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进行谈判,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航运界网消息,中远海控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业绩预增公告,该公司表示,经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70.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70.21亿元。(2020年同期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37 亿元。)
尽管今年集装箱航运业面对诸多挑战,但在过去的12个月,天价的运费和几乎无法满足的集装箱运输需求推动了航运公司的收入。爆炸性的收益也导致许多集装箱承运人,包括马士基、赫伯罗特、以星(ZIM)和ONE上调了全年的业绩预期。
美西、北欧和亚洲集装箱码头的拥堵继续扰乱全球班轮船期,隔离检疫和疫苗接种仍是供应链进一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目前,安特卫普港、鹿特丹港、汉堡港、南安普顿港等港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依旧拥堵。
马士基是最近一个月运力增长最多,为66,207TEU;地中海航运(MSC)则是最近一个月订造运力增长最多,新增15万TEU。
多家船公司相继拉开了新一轮涨价潮的帷幕!当前市场的运费现状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赫伯罗特、MSC、中远海运(COSCO)、美森、神原汽船等多家船公司宣布了从6月中旬后开始的新一轮的费用调涨通知。
全球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集团正式敲定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这将是世界上第一艘以碳中和甲醇作为燃料的集装箱船。
Sea-Intelligence警告说,港口拥堵和船舶延误的情况,远未结束。6月30日,业界知名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发布多份报告称,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港口拥堵和区域限制,使得当前航运业的准班率处于极差水平(pretty poor)。
据悉,马士基将于今年8月在跨太平洋航线上推出两项新的每周服务,TPX 和 TP20。这两项服务将由马士基独家运营。
6月30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与马士基集团长期战略合作高层会议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邮政速递集团副总经理郑双印先生和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女士代表双方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地中海航运(MSC)正持续着在二手市场上囤积集装箱船运力的策略。在过去一周里,MSC收购了更多的船舶,其中一些将租给了其他船公司。
A.P. 穆勒-马士基今日宣布与BESTSELLER 签署碳中和海运服务协议,该开放式协议还涵盖BESTSELLER全球所有物流及运输需求,其中包括内陆物流和拼箱货物仓储服务等领域。
近期北欧港口的拥堵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主要大港鹿特丹(Rotterdam)、汉堡(Hamburg)、安特卫普(Antwerp)、利物浦(Liverpool)等都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现象,甚至蔓延至内陆航道,致使船公司安排跳港或改变部分航程。
从去年开始,地中海航运(MSC)就开启了“疯狂扩张”模式,通过新造船、收购二手船、租船等各种方式,急速增加运力。
6月26日,随着目前世界最大的满载量23000箱的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达飞卢浮宫”在天津港太平洋码头完成4700余个集装箱的接卸作业,天津港(Tianjin)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达到100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以上。
现在距离下半年开始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鉴于当前的运价趋势和即将到来的旺季需求,早期那些对即期运价的预测看起来正变得越来越不可信,除非发生导致美国需求急剧下降的不可预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