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5月25日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宣布,由于船期延误日趋严重,导致盐田港(Yantian)堆场堆存密度极高,严重影响码头操作效率,也导致港区周边交通拥堵。
马士基的一艘驶往盐田的大型集装箱船发现病例,被迫中断航行返港。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最被港航等业内人热议之一的就是盐田港(Yantian)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目前该国际码头已确诊4例。
“长赐”轮船东方对扣船的起诉再遭埃及法院驳回并将案件移交初审法院,“长赐”轮索赔纠纷恐将演变成“持久战”,已经滞留两个月之久的“长赐轮”何时能够重新起航依旧难以确定。
“2M”联盟成员马士基及地中海航运(MSC)日前均发布公告表示,由于运营限制,将推迟三条跨太平洋新航线的首航日期。
随着“中远太仓”轮缓缓驶抵靠泊5#泊位,中远海运(COSCO)运营的美西线(航线代码:SEAX)船舶顺利挂靠了福州港(COSCO)江阴港区,这是中远海运在福州江阴港区开辟的第四条外贸干线。
据搜航网获悉,马士基一艘名为“GERDA Maersk”轮的大型集装箱船,在从马来西亚港口Tanjung Pelapas驶往中国盐田港(Yantian)的途中,船上发现两例COVID-19阳性病例。
3月底苏伊士运河的堵塞,就好像是给原本已烧得火热的全球海运市场浇上一瓢热油——炸了!海运出口眼看着就要创造“史上最疯狂的夏天”。
4月26日,“2M”联盟成员马士基及地中海航运(MSC)均发布公告表示,由于目前供应链持续拥堵,为缓解这一状况,将调整其亚洲-美东航线,加速船舶周转速度,便于客户安排供应链。NEW YORK
4月22日,马士基发布公告表示,其跨太航线船期在2021年严重延误,主要由于北美港口持续拥堵。而近期,亚洲港口拥堵、恶劣天气以及苏伊士运河拥堵事件,又加剧了这一情况。
据悉,4月24日起,盐田港(Yantian)暂停接收到港船期5天后的出口重箱。
盐田港(Yantian)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元,同比下滑1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8.99%。
4月7日,记者从深圳海事局获悉,2021年第一季度,深圳港(ShenZhen)完成货物吞吐量6758.18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21.5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9.26%、35.31%,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分别增长17.73%和19.17%,深圳港实现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快速增长。
苏伊士运河封锁6天后已于3月30号恢复通行,但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中国大陆多个港口的海运相关人士表示,受苏伊士运河堵塞影响,订舱紧张、运费上涨,缺箱问题再次显现,其中上海港(Shanghai)落箱费目前已经翻倍,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影响或将持续到四月底。
地中海航运(MSC)旗下的大型集装箱船“MSC Ariane”轮恐不会如期于4月24日到达洛杉矶港了。 据信德海事网最新获悉,MSC在一份客户咨询中说,4月2日该艘船从中国厦门(Xiamen)前往洛杉矶(Los Angeles)的途中,由于燃油质量低劣而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部署在Pearl服务上的MSC ARIANE集装箱船不得不停在海上。
日前,马士基和ZIM推出了一项新的独立服务TP23,从今年5月开始,将通过巴拿马运河将越南和中国的港口与美国东海岸连接起来。
马士基日前宣布,将从2021年5月开始推出经巴拿马运河,连接越南、中国与美东的新航线TP23。
据有关统计,2021年1-2月,深圳港(ShenZhen)集装箱吞吐量达480.38万标箱,同比增长37.41%;截至2月底,深圳东部港区月度吞吐量增幅连续9个月创新纪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直到今年,在全球一些主要港口出现多年不遇的奇观——就像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堵车一样,巨大数量的船舶被困水上,等待入港卸货。
因严重掉箱事故而停航三个月后,14000TEU集装箱船“ONE APUS”号终于完成了修复工程,重新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