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Time:2018/11/20 14:46:33
在码头上,吊车、堆积如山的货物、装卸工人震天响的劳动号子……一提起港口,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传统的场景。而在青岛港(Qingdao)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切传统的印象都被彻底颠覆。
这座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不管白天黑夜,无惧风霜雨雪,始终悄无声息、不知疲倦、精准高效地运转,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港口的认知。改革开放40年,从昔日的撑棍、船机吊装,到如今全自动化装卸,中国港口已经站在了世界高科技码头之巅。
青岛港集装箱业务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在港口工作了40年的退休老职工杨振宇回忆,当时没有专用码头靠泊,临时性安排泊位,只能停靠1000标箱以内的集装箱船;没有专业装卸队伍,只能临时从各单位抽调作业人员;没有桥吊等专业设备,只能用船机装卸,然后租赁山东省外运的叉车来运输。
1976年4月1日,青岛港六号码头42号泊位靠泊了第一艘集装箱船“旺翔丸号”轮。老杨说:“这船有八九十米长,那时感觉不小了。我们对集装箱作业一无所知,既没有专用工具,也没有操作流程,吊装集装箱就只能用船方带来的一副20尺和一副40尺撑棍。”由于那时没有登高工具,装卸工人只能沿着箱子门往上爬,很危险。“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天半,才卸完船上的28个箱子,算起来单机效率不到每小时1个自然箱。”落后的作业环境让老杨感慨万千。
而这一年,老杨他们一共装卸了600个集装箱。落后的生产力,与国外港口相比差距甚远。
随着改革东风劲吹,青岛港迎来了集装箱业务高速发展的春天。1983年,青岛港正式成立了集装箱公司;1987年,青岛港有了第一台桥吊,单机效率平均达到每小时10个自然箱,每年作业量实现8万多标箱;1991年8月,青岛港把八号码头47号泊位改造成集装箱专用泊位;1995年,青岛港首次进行集装箱国际中转,在国内率先成为国际中转港,当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60万标箱。2017年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0万标箱。
此后,青岛港的集装箱码头设备不断更新,逐步进入世界港口十强,越来越红火。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当以青岛港为代表的中国港口致力于提高集装箱作业效率和作业量时,全自动化码头在世界强港悄然兴起。在全球港口最强科技的榜单上,数十个全自动、半自动化码头被欧美国家垄断,而规模总量遥遥领先的港口大国--中国,却榜上无名。
2013年,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青岛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郑明辉曾经用“望眼欲穿”来描述当时的心情。他说:“全世界前十名的集装箱大港,我国占了7个,但我们没有全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建成了世界最大码头,干出了世界最高效率,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成为科技强港,建成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
2013年10月,青岛港抽调20多名技术骨干组建项目组,进行了要求严苛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他们先后赴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等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为了克服技术壁垒,项目组在每个业务领域都形成了上万字的考察报告,夜以继日召开了数次专题分析论证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青岛港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需要8至10年才能干成的事,节省建设资金数亿元,成本远远低于国外同类码头。
青岛港在全球首创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等技术,实现岸边全自动无人理货、全自动喷淋熏蒸消毒、全自动空箱查验、冷箱温度自动监控;自主设计了全套业务流程,形成了自动化码头建设总集成方案及实施策略,高质量、短周期主导着数十家参与方实施了码头系统总集成,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入商业运营。码头现场空无一人,83台机器人有条不紊拆装集装箱扭锁,无人驾驶导引车有序穿梭……而这背后只需9人远程监控,节省人力70%。
2018年4月21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中远希腊”轮作业中创出单机平均效率每小时42.9自然箱、船时效率每小时218.1自然箱的新世界纪录,惊艳全球航运界。
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这些标签如今准确地描述出青岛港的发展特点。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开创了我国智能码头的先河,让高高在上的“贵族码头”变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大众码头”,成为一笔支撑我国港口“走出去”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