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日本邮船(NYK)发布业绩称,公司2018财年上半年录得总收入9,157亿日元,同比下降14%。
10月31日,商船三井(MOL)发布了2018财年二季度业绩报告。据财报披露,该公司2018年第一、二季度录得总收入6,198亿日元(约合54.58亿美元),同比减少24.3 %。
10月30日,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下属公司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13500TEU系列集装箱船首制船安全离开公司三号码头,迎着初升的太阳开启试航。
香港船公司东方海外国际(OOCL)发公告称,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总货运量较去年同期上升6.9%,总收益增加7%,报15.557亿美元。
据悉,海丰国际(SITC)公布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截至2018年9月30日,海丰国际集装箱航运物流业务赚取的收入增加约6.0%至10.42亿美元。
据有关获悉,鹿特丹港(Rotterdam)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港将与荷兰银行(ABN AMRO)、三星SDS联手启动区块链试验项目。各方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国际分布式链,实现货物流、现金流、行政手续的完全无纸化整合。“运输、监管以及货物/服务融资,应该向网上预订一本书一样简单。”
10月23日,中远海运集团(COSCO SHIPPING)又一艘21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星云”轮命名仪式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码头举行了。
2018年以来,太仓港(Taicang)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据从太仓港口管委会获悉,2018年前三季度,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83.4万标箱,增长12.5%。根据日前英国劳氏日报发布的2018年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榜单,太仓港跃居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31位,比上一年度上升4位。
瓦伦西亚(Valencia)港务局董事会于10月19日初步批准了瓦伦西亚港北部扩建部分新集装箱码头的建造、营运基础及条件的说明书。
新加坡船东 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在现代三湖重工下单订造7艘15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新船将在2019年至2022年交付,合同价值约为13亿美元。
根据德路里Container Freight Rate Insight 的数据,最新的每周香港(HONG KONG)--洛杉矶(LOS ANGELES)基准集装箱运费率较前一周飙升了11%,这反映了近期班轮公司收缩运力的行为。
10月22日,随着“昌兴388”轮靠泊湛江港(Zhanjiang)宝满集装箱码头801泊位,宣告湛江港对接海南自贸区内外贸同船运输航线正式开通,助力海南自贸区建设。湛江港开通对接海南内外贸同船运输航线,4至5艘船舶以“天天班”形式往返湛江--海口(Haikou)两地港口。
10月17日,日照市党政考察团跨越千里,来到瓦日铁路最西端的城市山西省吕梁市,共同签署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吕梁市政府、晋豫鲁铁路通道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日照港集团(Rizhao)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日前,据从宁波舟山港获悉,2018年1至9月份,宁波舟山港(Ningbo)共完成货物吞吐量8.28亿吨,同比增长7.5%;完成201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3%,增幅居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法国集运公司达飞轮船(CMA)和瑞士海运货运代理公司Panalpina近日签署了一项可持续协议,旨在到2025年减少其碳排放量。
MOL宣布计划启动一种使用增强现实(AR)技术为船舶运营作业提供支持的系统的试验使用,该系统由Furuno Electric Co., Ltd. 和MOL Techno-Trade, Ltd. 共同开发,将先后在一艘大型油船(VLCC)和滚装船上试用。
10月15日晚,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旗下的“中海火星”号集装箱轮停靠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Zeebgrugge)集装箱码头。经过约8个小时的连夜装卸后,“中海火星”号集装箱轮结束本次西欧之行,踏上返回亚洲的航程。
巴塞罗那港(Barcelona)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最大的集装箱集散码头,也是西班牙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深圳港(ShenZhen)和巴塞罗那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7年,深圳港与巴塞罗那港之间的运输量为129823标箱,同比增长28.14%。2018年1-8月,两港间的运输量为99677标箱,深圳港共有4条集装箱班轮航线直达巴塞罗那。
据有关获悉,中国台湾万海航运(WHL)加入INTTRA网络,成为第12家与INTTRA合作的承运商。
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MSC)日前宣布,将在50000个标准集装箱上安装货物追踪系统的传感器,对集装箱进行数字化处理,在此过程中,客户将获取集装箱从A点到B点运输途中的实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