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消息,随着美国进入圣诞节前零售热潮,且商品库存较低,美西海岸进口货物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港口拥堵、分拨中心效率低下,货物积压状况将越来越严重,直到需求情况改善。
据航运组织 BIMCO 的数据,近三个月来,从北欧海运到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货物的即期运费比去年(7 月 1 日至 9 月 23 日)高出 210%。
9月27日,A.P.穆勒-马士基与中国船级社(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签署三项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携手领先的船舶检验、研究机构,加速推进脱碳进程。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彦辞先生(Jens Eskelund)与中国船级社副总裁孙峰先生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丹麦驻华大使马磊先生(Thomas Østrup Møller)、中国船级社总裁莫鉴辉先生和相关参与方共同见证。
据悉,搭载376台工程机械的滚装船“晨信”轮9月24日晚从烟台港(Yantai)起航驶向欧洲,将经比利时中转后在欧洲市场分销,标志着山东港口首条欧洲滚装航线正式开通。
据悉,万海航运日前连发两项公告,均涉及新集装箱订造。
由于船舶、货物、港口及其它方面的种种原因,使得船方在运输货物时增加费用开支或蒙受经济损失,船方为补偿这些开支或损失,除基本费率外,规定另外收取的费用,就叫附加费Surcharge或Additional。
在某种程度上,全球采购模式的改变推动了印度出口量的强劲回升,这正成为集装箱航运公司巩固其海外海运网络覆盖范围的有利条件,它们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备受追捧的印度西海岸通道。
据悉,地中海航运(MSC)旗下一大型集装箱船“MSC LAUREN”号(12400TEU)于9月21日抵达秘鲁卡亚俄港(Callao)后,发现船上一名船员核酸检测呈阳性,港口官员决定对该船进行为期15天的隔离。
日前,韩国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表示,接获6艘集装箱船的订单,总价值为8410亿韩元(约合7.2亿美元)。
A.P.穆勒-马士基9月17日发布公告称,在2021年第三季度前两个月,因持续受到特殊的市场形势、拥堵、供应链瓶颈、长短期运价上涨等因素驱动马士基预计2021年下半年业绩表现将高于此前的预期,因此上调2021年第三季度及全年业绩预期。
据航运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ne首席执行官Lars Jensen近日表示,当前集装箱航运市场的结构性上升趋势要到2023年才会达到顶峰,届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在外贸交易中,国际物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而且非常重要。国际物流掌控好就把货物牢牢的握在手里,就不怕货财两空。
凭借与俄罗斯企业的合作,三星重工有望在俄罗斯北极LNG项目中获得13艘26亿美元(约168亿元人民币)大单,这笔订单一但确认将再度刷新世界造船史上的最大单笔订单金额纪录。这份订单也让韩国造船业在破冰型LNG船这一高端船舶市场上确立了无可动摇的“王者”地位。
炙手可热的海运市场下,航运巨头们是当之无愧的大赢家,全球九大船公司(MSC由于未上市因此未对外披露财报)2021年上半年营收已破千亿美元,利润总和已达290.2亿美元,而第三、第四季度的航运市场依然笼罩在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内陆运输迟滞等阴云下,但这并不妨碍航运公司的财报仍将高奏凯歌。因此,在脆弱的供应链中,航运巨头成了资本最富集的一环,他们现金流充裕,出手阔绰,一举一动都震荡着供应链的现在与未来,从近来的三则新闻让我们得以管中窥豹。
商船三井(MOL)为日本首批LNG动力渡船敲定了“产业转型贷款(Transition Loan)”的。
主流媒体现在充斥着关于全球供应链故障、高昂的运输成本、港口堵塞、商店货架清空和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文章。这对许多(但不是全部)海运股的情绪来说是个好消息。
今年国际航运市场的新现象,是只有以前旺季和超级旺季才会有的。全力应对国际航运业变化的山东港口青岛港(Qingdao),持续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今年前8个月新增20条集装箱航线,朝着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全速进发。
据万海航运近日披露,8月份公司营收246.63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7.45亿元),年增278.70%、月增21.49%。累计前8个月营收年增180.77%至新台币1315.96亿元(约合人民币306.55亿元)。
Alphaliner在最近一期周报中提到,集装箱船短期租船合同的价格,已经“高得惊人”,一些集装箱船的日租金已经高达20万美元。相较而言,24个月和36个月的长期租船合同的价格没有那么高,但也处于历史高位。
过去十年间,中国船东的船队规模迅速增长,2018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希腊的全球第二大船东国。部分受到近年运力快速增长的影响,中国船队整体相对年轻。更多船队数据请登录SIN或WFR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