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万海航运(WHL)连发两项公告,涉及新造12艘3013TEU型集装箱船,以及订购50000TEU集装箱。
全球主干航线综合准班率指数继连续3个月下降之后,2020年12月继续下行,再次刷新自2019年指数始发以来的最低纪录——30.35%,较11月份减少4.64个百分点。缺箱严重、码头拥堵、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及英国“脱欧”谈判等因素是造成准班率指数连创历史新低的主因。
一艘新造船的价格只要一个来回的租金就能够赚回来,“疯狂”的集装箱航运市场让船公司成了恐怖的“印钞机”。而运价疯涨的同时,船价却几乎维持不变,新船订单量甚至跌至20年最低,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开始抄底订造新船加快扩充运力,未来两年集装箱船市场有望出迎来一波数百艘的订单潮。
2020年年底,地中海航运(MSC)高调“篡位”马士基(MSK),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事件。毕竟全球航运老大、老二已经“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5年。
1月1日,万海航运系列2038TEU支线集装箱船首制船“兰春轮”(WAN HAI 283)首航香港(Hong Kong),投入目前市场需求高涨的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快速航线。
因看好集装箱海运市场,万海航运(WHL)持续购船扩张船队。12月29日,万海航运宣布子公司万海航运(新加坡)再购入一艘6350TEU集装箱船,价值2475万美元。
据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发布最新的集运行业综述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12大集装箱航运企业中的8家在今年扩大了运力规模,其中以HMM和达飞轮船(CMA CGM)运力扩大幅度为甚,正在战略转型的行业巨头马士基(MSK)出现了运力缩水,排在第二位的MSC大有“篡权夺位”的势头。
随着盈利的大幅增长,同时为了满足眼下迫切的市场需求,万海航运(WHL)拟出资3.6亿美元收购二手集装箱船。
在集运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台湾地区三大集运公司业绩显著改善,股价一路看涨。然而,新冠病毒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仍然让企业担忧市场未来走向。
10月,全球主干航线综合准班率进一步下滑,这是6月以来的“五连跌”,也是2020以来的最低值。
广州日用杂货、中山家电、佛山机电……种种广东“好物”通过广州南沙港(Nansha)新航线也能漂洋过海去到印尼友人的家里了啦!
据悉,得益于集运运价大涨,中国台湾万海航运(WHL)2020年三季度获利大增,创下五年来新高。
据中国台湾媒体工商时报报道,因全球疫情升温,各国港口缺柜、缺工,加上码头拥挤,集装箱航运市场淡季超旺,全航线运价上涨,并开始收取各项附加费,价格从200~1,000美元都有,美国线虽因交通运输部干预难以涨价,但托运人自动加价的情况并不罕见,买舱费行情从950~1,250美元,也因运价疯涨,船公司欧美线回程多已拒收货,全速载空柜回航亚洲。
万海航运(WHL)委托日本造船联合(JMU)建造的3055TEU集装箱船“祥春轮”(WANHAI322)于10月20日首航高雄港(Kaohsiung)。为了响应近期亚洲至南美洲需求增加,“祥春轮”将优先配置在南美西加班船航线,提供客户即时的服务。
据国际航运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的一份新报告显示,近期集装箱船的准班率又降至新低,变得是越来越糟糕。在运费创历史新高之际,托运人/货主得到的服务质量却是不断下降,全球集装箱船的准班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水平,这可能会加剧航运公司和客户之间的紧张关系。
为了扩张自有船队并降低租船成本,中国台湾德翔海运(TSL)收购了新加坡太平船务(PIL)一艘4253TEU集装箱船。
当前,中国到美国的运价还在涨!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到美东航线市场运价已冲破USD 5000/FEU。
据悉,美国卡车运输协会(ATA)的多式联运汽车运输商会(IMCC)向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提起了诉讼,声称11家航运公司存在“非法行为”,在过去3年里让美国港口和内陆码头的托运人损失18亿美元。
迫于压力,陷入困境的新加坡船公司太平船务(PIL)继续重组债务并优化服务,继续通过剥离船舶资产来缓解经济压力,近日又出售了三艘船舶。
为了减轻因“限硫令”的实施而造成船用燃料成本的增加,航运公司去年引入了低硫燃油附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