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Time:2022/5/13 11:23:48
周三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通胀总体保持在温和可控水平,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出厂价格面临成本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作为衡量通胀的主要指标,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
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学家董丽娟指出,上涨的部分原因是国内 COVID-19 的死灰复燃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 0.9%,带动月度消费通胀上升约 0.17 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4月份我国主食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5%,3月份为下降9.3%。董说,生猪生产逐渐回暖,储备猪肉以补充国家储备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猪肉价格同比仍下降33.3%,降幅比上月收窄8.1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2.2%,与上月持平。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9%、31.7%和26.9%。
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周三的数据还显示,衡量出厂商品成本的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4 月份同比上涨 8%。
该数字较今年 3 月录得的 8.3% 的同比增长有所放缓。按月计算,中国 4 月份 PPI 上涨 0.6%,而 3 月份上涨 1.1%。
“中国通胀总体保持在温和可控水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斌表示。
尽管PPI月度和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仍对PPI造成输入性通胀压力,”温说。
研讨会称,自疫情以来,西方主要经济体一直在发行超额纸币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
专家还指出,COVID-19 造成的供应链中断以及一些西方国家最近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扼杀了全球大宗商品供应。 在国内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近期国内 COVID-19 死灰复燃带来的需求萎缩、供应冲击和预期减弱继续挥之不去,餐饮和零售表现低迷。
央行在报告中重申了今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意图,表示将避免“洪水式”刺激,更好地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
报告称,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促进科技创新、养老服务和煤炭清洁利用,化解金融机构风险仍是政策重点。
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工农业产品供给充足,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货币政策稳健,有利于中长期物价稳定。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