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2136100
首页资讯航空货运 › 3-5年内国际航线超100条 深圳加速进阶全球城市

3-5年内国际航线超100条 深圳加速进阶全球城市

UpdateTime:2020/9/9 15:02:19

从各项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来看,无论是国际航班、国际组织及赛事、外籍常住人口数量等方面,深圳的表现与其经济体量似乎并不匹配。

近日,深圳收到交通运输部的“大礼包”——加强深圳的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和国际航权配置等,打造面向亚太、连接欧美澳、衔接“一带一路”的航线网络。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在国际联系上却素来存在短板,交通运输部此次的大礼包,将有助于增强深圳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这也被视作深圳真正迈向全球城市的一大重要保障。

从各项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来看,无论是国际航班、国际组织及赛事、外籍常住人口数量等方面,深圳的表现与其经济体量似乎并不匹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无论是打造先行示范区,还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深圳都需要增强国际联系度及吸引力。在分析人士看来,一方面,深圳提升国际化程度需要更高层次的赋权,另一方面,深圳需要靠自身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产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国际企业、人才前来。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深圳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经济大市,尤其是在先行示范区获批之后,深圳的城市功能大幅度扩容,向着全能型中心城市迈进。

国际航线、航权“大礼包”

从国际影响力、国际辐射力的角度来看,空港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素。

直到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才明确了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当年,深圳洲际客运航线才实现零的突破,先后开通悉尼、洛杉矶、法兰克福、西雅图和奥克兰五个洲际客运通航城市。

在此之前,深圳机场(SZX)的定位分别为区域干线和区域枢纽,这也导致与北上广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相比,深圳的国际旅客占比明显偏低。

过去两年里,深圳的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迅速增长。2018年,深圳机场国际(含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458.4万人次,同比增长27.4%,占比提升至9.3%;2019年,吞吐量达到525.45万人次,同比增长32.92%,占比提升至9.9%。

但相比之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PVG)口岸2019年出入境人员数量超3900万人次,连续17年位居全国空港口岸首位,首都国际机场(PEK)口岸出入境人员2654.4万人次,广州白云机场(CAN)口岸则超过了1880万人次。不难发现,深圳的国际航空旅客绝对数量与北上广仍然相距甚远。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圳市开展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就提出了加强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和国际航权配置。通过3-5年时间,深圳机场与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连接的国际航线数量超过100条,机场国际旅客和国际货邮吞吐量占比分别达到20%和50%。

2019年5月,深圳的国际客运航线突破50条,其中近40条都是近三年开通。而参照未来3-5年超过100条的目标,深圳将有望进一步加速开通国际航线,出入境深圳的本地及国际人士将更加便利。

上述交通运输部的《意见》还提出,推动大湾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推进大湾区机场群层面信息共享和协同管控。

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看来,深圳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将大幅提升,尤其在深圳探索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将赋予深圳机场作为大湾区机场的统一指挥中心地位,这将成为航空枢纽城市的破题之举。大家都在关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有什么大礼包,这个航空枢纽权无疑就是一个大礼包。

急需提升国际化程度

9月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合作发布《机遇之城2020》报告,北上广深位列前四。以单项得分来看,深圳在技术成熟度、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以及宜商环境几个单项指标中均排名第一。

但区域重要城市单项指标中,深圳仅位列第六,这一指标的维度包括了国际游客、飞机起降航班和客运总量,此外还包括星级酒店、货运总量以及会展经济,以观察城市如何作为城市群重要核心发挥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这些维度同样可以很大程度反映城市的国际交往及国际吸引力。孙不熟认为,深圳一直是个产业导向型的经济中心城市,而非平台导向型的门户枢纽城市,导致其在国际联系度上存在短板。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在8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深圳没有外国领事馆、国际组织相对较少,外籍人士占常住人口比重仅为0.2%左右,低于北京的1%和上海的0.73%。

基于深圳的这些短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专门提出,将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一般而言,重要的国际组织、赛事、活动,往往能够给城市带来知名度的提升、资源的集聚乃至配套设施的完善。参照举办过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G20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等重大盛会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深圳近些年缺乏一场全民瞩目的国际级盛事。

一位深圳本地经济观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201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几乎没有举办成规模的或者高级别的国际性活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曹钟雄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深圳值得期待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重大外交活动,诸如G20峰会、APEC会议等;二是展览展示类活动,类似世博会;三是大型体育赛事。

曹钟雄指出,很多国际活动需要国家去统筹乃至在国际场合争取,另外深圳的城市功能和配套也需要相应跟上,包括机场航线、文体场馆、公共服务等。

宋丁则向记者表示,国际化包含多个层面,国际航线等代表的是硬件配套,而软环境还包括法治化、契约精神、国际交往的开放度、文化软实力等,这意味着深圳仍然需要多方位地提升综合实力。(作者:王帆)

21世纪经济报道
货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