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Time:2020/1/2 15:51:16
在动荡与变局中,航运业告别了2019年,迎来了更加充满挑战的2020年。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不断,尽管在年末签署协议,但前景依然莫测。2019年,关于限硫令的争论不曾停歇,2020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后,航运业的减排前景困境重重。2019年,航运企业频繁拓展上下游,货代企业忙于收购与被收购,港口企业纷纷拥抱5G,2020年,这些趋势还将继续吗?
因而,我们特邀请十位行业专家,深度预测2020年的航运市场。
2019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国与美国终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持续了一年多的中美贸易摩擦,暂时划上了句号。
但在航运市场,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仍未结束。集运市场,部分中国出口货量转移到东南亚地区。散运市场,中国自美国的进口货量,也正在向南美地区转移。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后,部分货量有望回流,不过货流变化的趋势,正逐步加强。2020年中美贸易前景,仍将主要取决于美国的动作。
【专家预测】
天风证券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姜明:
中美贸易摩擦是当前全球贸易格局,乃至经济格局的最大变量之一,也压制了对航运业的前景预期。
不过,航运业的运输品种多为原材料、中间产品及低附加值的刚需消费品,随着情绪效应的钝化,航运业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敏感度,有望逐步减弱。
具体到集运市场,美国减少从中国进口货物的空间较小,难度较高;中国大概率将加大对美国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工业设备产品等货物的进口量。
持续争论了一年多的IMO限硫令,终于来到了2020年1月1日这一正式实施的时间点。但时至2019年末,关于附加费征收、合规油品供应、脱硫塔是否环保、执行期间是否应给予豁免等问题,仍未有定论。
最新消息是,2019年12月19日,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在内的欧亚经济联盟五国理事会决定,将IMO限硫新规的实施日期推迟4年。不过此前,IMO就已明确表态,限硫令不可能推迟执行。
可以想见,2020年,限硫令将在巨大的争议中艰难前行。这或许也是未来一段时间,航运业推行环保政策的常态。
【专家预测】
IMO秘书长林基泽:
过去三年,IMO成员国、航运业和燃油供应商一直在不懈努力,为船舶燃油硫含量的重大变化做准备。
我相信,业界很快就能感受到新规带好的好处,执行工作也会顺利进行,这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2020年,航运企业最想实现的,莫过于“低硫油自由”了。
随着IMO全球限硫令的正式实施,作为主要合规方式,低硫燃油的供需情况与价格走势,备受业界关注。截至2019年12月,低硫燃油价格已创最近7个月以来的新高。需求方面,2019年1-10月,新加坡低硫油消费量激增了337%。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低硫燃油在供应和安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引发船舶事故,应予以特别重视。
【专家预测】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田秋瑾:
2019年12月,船舶燃油供应市场已向低硫燃油全面转换。低硫燃油用量激增,高低硫油价差突破300美元/吨。
未来,面对每年2亿吨的全球船用燃料油需求,预计2020年,全球低硫燃油产能供应缺口或高达40%。另外,混兑低硫燃油市场仍不成熟,因原料来源各异,面临品质方面的担忧。
预计2020年,船用低硫燃油将面临价格高位、品质不稳定、供应港口受限等诸多问题。
马士基原首席运营官索伦·托夫特(Soren Toft),曾被认为是马士基(MSK)下一任首席执行官的热门人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9年11月,索伦·托夫特上演“最强跳槽”,投奔马士基的劲敌,担任地中海航运(MSC)集装箱运输和物流业务首席执行官。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索伦·托夫特之前,地中海航运从未聘请过家族以外的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集装箱航运领域的重要职务。这是否预示着某种转变?
【专家预测】
《劳氏日报》编辑委员会主席Janet Porter:
业界之所以关心索伦·托夫特的前景,其实更关注的还是地中海航运的战略。
有一种猜测是,阿本德家族(地中海航运创始家族)的年轻一代,更专注于邮轮业务,因为相比之下,航运业的利润率较低,且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多。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无论如何,索伦·托夫特在2020年的一举一动都将备受关注。不过,如果出现了新问题,也不排除他可能会带着内幕消息,回到哥本哈根。
2019年,由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HPL)和ONE发起成立的行业标准化组织—数字化集装箱航运联盟(DCSA)成立。2020年初,中远海运集运(COSCO SHIPPING)、达飞集团(CMACGM)、上港集团、青岛港集团等港航企业参与的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将以非营利性联合经营的形式成立。
DCSA以航运企业为主,计划每年发布5~7次行业标准。GSBN成员则包括航运企业、港口企业等,目标是促进全球供应链转型。这两大组织将在航运数字化的赛道上,正式展开新一轮竞争。
【专家预测】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信息化所所长徐凯:
当前,行业数字化联盟的发展思路类似,但各自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未来的竞争绝非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谁都可以攻城略地,取得话语权。
在这种状态下,一些企业会参与多家联盟,这种做法很正常,因为可以左右逢源,分享两个联盟的成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类似的联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相反,现阶段,大家都还处于摸索之中,甚至可以相互参考与借鉴,作为探索未知路途上的同行者。
2019年,我国开启5G商用之路,正式进入5G元年。
在航运市场,5G最先拥抱的是港口业。在我国智慧港口建设的大潮下,5G技术正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作为5G技术的引领者,华为已成立了港口水运拓展部,并先后与上海港(Shanghai)、广州港(Guangzhou)、天津港(Tianjin)、青岛港(Qingdao)等国内大型港口合作建设5G港口。
2019年10月,华为、振华重工等企业还联合发布了《5G智慧港口白皮书》,旨在加快5G在港口的应用研究及项目落地。
【专家预测】
华为港口数字化转型首席专家李克武:
港口是5G的天然应用场景。因为港口相对封闭,运行的车辆也相对规范,适合5G或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应用。
未来,港口的智能化发展快慢和水平高低,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华为希望通过与港口合作,树立起一个标杆,未来可以将创新成果在全国甚至全球复制推广。当前,全球许多领先的港口也都在进行类似的探索,最终还要看谁能先出成果。
2019年12月4日,中国船舶集团推出了25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研发成果,最大装载量达25600TEU。
就在几年前,业界还在探讨20000TEU型船的可行性。而现在,23000TEU超大型船舶已经投入运营,25000TEU超大型船舶研发成果已经发布,相信这一规模的船舶投入商用,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很多人心中,那就是,是否还要不断刷新装载量纪录?集装箱船大型化何时是尽头?
【专家预测】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文成:
目前从技术角度看,无论是设计还是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已不存在实质性问题。
但集装箱船大型化如果要进一步发展,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全球贸易的改善,二是港口硬件设施的升级。
此外,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进一步发展,还取决于航运企业是否对更大的集装箱船感兴趣。目前来看,这种兴趣似乎在逐渐降低。
随着限硫令的实施、碳排放规定的严苛,航运业的环保“紧箍咒”又紧了几圈。在这一背景下,航运企业对新型环保燃料的研发热度,持续升温。
2019年,以马士基、达飞集团为代表的巨头,纷纷进行了生物燃料测试。达飞集团在旗下船舶完成测试后表示,先进的生物燃料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环保法规及减排目标,从而加强航运业的可持续性。
【专家预测】
船舶建造及市场领域专家辛吉诚:
从技术角度看,生物燃料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船用发动机。
与矿物燃料相比,燃烧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硫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较低。不过从供需角度看,生物燃料还无法成为船舶动力的“主角”,也无法从本质上改变目前国际航运业的能源格局。
此外,目前班轮公司均以生物燃料混合低硫油,这种方式对于发动机的风险还不得而知。
2019年,各大航运巨头对北极航线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以马士基、中远海运为代表的支持派,或加紧研究商业应用,或成立新公司开发运营。而另一边,包括达飞、赫伯罗特、地中海航运都明确表态,不会探索或使用北极航线。
对于回避北极航线的理由,环保因素被放在首位。不过赫伯罗特相关人士也提到,北极航线适合通航的时间较短,同时还要考虑大型船舶的吃水,以及船舶的冰级规范等因素,因此是否能创造经济利益,还需要验证。
【专家预测】
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
一条航线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装箱运输的利用程度。航行环境决定了北极航线不能使用超大型集装箱船,从这一点上看,北极航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无法与传统航线相抗衡。
对于航运企业而言,一定有经济性和风险性两方面的考虑。如果未来北极航线的经济价值得到凸显,不排除更多企业参与到北极航线的商业化运营中。
国际货代业2019年大型收购不断,基华物流(CEVA )、泛亚班拿(Panalpina)等巨头先后被收购,更是出人意料。经过这一轮收购潮,德迅、DSV、Rhenus等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小型货代企业的压力倍增。
国内货代市场,在当前外贸格局变化、航运企业向供应链方向拓展以及货代业自身困境加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整合收购事件或将频发。这也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货代领域的一场自我革命,有助于市场优胜劣汰。
【专家预测】
原色咨询合伙人丁伟强:
中国很可能将迎来一轮大规模货代整合潮,在这一过程中,排名位居全球货代Top50排行榜中的中国企业,最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货代杀手”。
收购时,企业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自身及并购标的进行精准估值,二是如何判断并购标的与自身业务是否匹配。结合中国国情,国内货代企业并购,最容易在和自身有业务往来、相互较为熟悉的合作伙伴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