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传来喜讯,随着一吊从IC23航线大型船舶中卸载的集装箱顺利装车,标志着洋浦港单日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0标箱,创洋浦地区历史新高。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表示,受益于创纪录的吞吐量,美国集装箱港口的财务表现远好于预期。然而,随着传统货运旺季的来临,物流供应链压力进一步增加,港口运营效率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预计港口吞吐量要到2022年才能回归正常轨道。
7月29日,长荣海运“长赐”轮(Ever Given)终于抵达荷兰鹿特丹港(Rotterdam),结束近四个月的海上航程。
日前,在山东港口成立两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山东港口青岛港(Qingdao)举行了万海航运美西快线开通仪式。
7月28日,在“2021绿色与安全港口大会”上,天津港集团发布“零碳码头”品牌,将天津港(Tianjin)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打造成为人工智能“零碳码头”。
货运增加、航线拓宽、贸易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上半年,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2%。多地港口、海关推出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盘活了航运资源,提高了外贸效率,为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支撑。
虽然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仍在持续,但北欧两个主要集装箱枢纽港的吞吐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记者从深圳市盐田区获悉,7月24日,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一度达到4.74万标箱,达到2020年日平均吞吐量的129.6%,码头靠泊作业远洋货轮超过30艘,20个泊位全部启用,所有操作岸吊“火力全开”,集装箱货车有序排队进闸,港区操作全面恢复。
近日,连云港港(LIANYUNGANG)生产传来捷报,该港2021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440.77万吨,同比增长6.29%,创历史新高,其中外贸量增长11.68%,强势实现“半年红”。
近期欧洲主要大港的拥堵蔓延至内陆航道,再加上暴风雨等的恶劣天气加剧了延误,欧洲内陆水道的拥堵情况处于4月2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1年前6个月,鹿特丹港(Rotterdam)货物总吞吐量达2.316亿吨,同比增长5.8%。尽管有所增加,但吞吐量仍未从去年的疫情下降中完全恢复过来。上半年的主要增长体现在铁矿石、煤炭和集装箱的进出口流量。港务局的财务业绩良好。
7月23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透露,目前深圳港(ShenZhen)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自6月24日零时全面恢复生产以来,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屡创新高,城市外贸出口依然强劲。
据有关报道,一场网络攻击扰乱了南非开普敦港(Cape Town)的集装箱运营。三位知情人士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繁忙的航运码头德班港(Durban)也受到影响。
近日,《海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印发,旨在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航空枢纽,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支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2025年,海南将基本建成国际化物流设施体系,基本完成数字化物流服务体系框架搭建,多式联运能力明显加强,基本建成国际航运航空枢纽和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国家大仓库”。
整个集运市场仍旧充满挑战,在运费高涨、舱位和集装箱需求火爆之际,以DSV Panalpina、DHL、Geodis为代表的大型货代物流企业已经走上了租船开航线的路子,货主Home Depot、亚马逊也租起船了,这俨然成为了集运市场上的一种新趋势。
7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1-6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1-6月,全国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64,334万吨,同比增长13.2%;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818万TEU,同比增长15.0%。其中,沿海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96,313万吨,同比增长10.3%;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198万TEU,同比增长14.0%。
随着比利时安特卫普港(Antwerp)的集装箱流量不断增多,欧盟有意在“连接欧洲设施”(CEF)计划框架下支持安特卫普扩大自己的港区容量和运力。
奥克兰港(Oakland)2021年上半年的总货运量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1.4%,且伴随着美国进口的繁荣,预计年底前上涨势头将继续持续。
据悉,2021年上半年,深圳盐田港(Yantian)集装箱吞吐量648.63万标箱,同比增长21.23%,船舶进出港艘次33311艘次,同比增长13.1%。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对位居全球前2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其排名进行预测和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世界整体贸易发展情况和不同区域贸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