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5日,全球在运集装箱船数量共计6195艘,总运力为2448.29万TEU,折合约2.95亿载重吨。
据中国台湾联合新闻网4月10日报道,随着近期集装箱船市场的火爆行情愈演愈烈,中国台湾的三大航运公司长荣海运(EMC)、万海航运(WHL)和阳明海运(YML)均已提出集装箱船新船订造计划。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集装箱船新船“订单潮”。
2020年的最后三个月,是集装箱运输史上业绩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有分析机构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将大大超过这一记录。
被称为“天下第一堵”的孟加拉第一大港——吉大港(Chittagong),由于斋月临近,大量进口商品涌入而进口商没有及时提货,集装箱已经开始在吉大港堆积令拥堵雪上加霜!
经历持续数天的堵塞,苏伊士运河终于在当地时间3月29日恢复通航。据外媒消息,通航后第一艘穿越苏伊士运河的是阳明海运“登明”号(YM Wish)集装箱船,这是一艘悬挂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集装箱船。
3月25日,阳明海运(YML)公布了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
据悉,3月23日因搁浅阻塞苏伊士运河的“EVER GIVEN”轮,目前仍未脱困,苏伊士运河也仍处于封闭之中。
3月19日,阳明海运(YML)公布了1月财报,当月营收再创新高,获利同比大增近30倍,前2月营收总和已超去年一季度。
尽管近期需求有些疲软,亚洲到欧洲的集装箱即期运价略有下滑,但在跨太平洋地区,需求没有减少,BCO正在努力争取与承运人达成新的交易。
在集运市场缺船、缺箱困境难解,加上欧美运输需求高涨的情况下,阳明海运(YML)今年2月营收继续刷新历史纪录。
阳明海运(YML)获利再创新高,去年12月仅一个月获利就已经超过整个第三季度,今年1月营收又超过了去年12月,2020年全年扭亏为盈已无疑义。
2020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行情先抑后扬,新造船市场行情实现回升,主要集装箱船船东业绩大幅改善,主要班轮公司重新启动新造船计划。
据悉,阳明海运(YML)提前3个月接管了一艘12690 TEU的船舶,该船是其十艘新巴拿马系列船舶中的第四艘。
8家主要的跨太平洋东行集装箱航运公司更新了各自在FMC报备的运价,自2021年2月1日起GRI上调1000美元左右,船公司包括有:CMA CGM、COSCO、长荣海运、HPL、HMM、ONE、阳明海运和ZIM等。
据分析师Sea-Intelligence称,由于集装箱航运公司艰难应对运量激增和箱柜调度短缺的问题,其准班可靠性在2020年12月仅下降至44.6%。
1月13日,阳明海运(YML)发布了一则澄清说明,就有关媒体报道的“中国台湾货柜没赚头 出现跳港现象”做出澄清并表示,跳港主要因为全球各主要集装箱码头持续拥塞造成船期延误状况无法解决,加上船舶调度问题,进而导致全航段空班,并非个别市场运价高低之结果。
德路里、克拉克森、Alphaliner等业内分析机构普遍认为,2021年市场需求将大于供给。在集运市场运价全线上涨的带动下,中国台湾两大船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均取得较好业绩。
目前的集装箱供应链不仅仅是有运价高企的问题,还面临着缺少集装箱设备的具体难题。谈到缺箱问题时,马士基集团首席商务官、马士基(MSK)海运物流业务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202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巨大”需求所致。
2020年货运景气反转,阳明海运(YML)转亏为盈,充实银弹,董事长郑贞茂首度谈任内两大目标,改善财务结构及数字化发展,先蹲低再后跳。
12月29日下午,中国船东协会在上海召开“集运市场调研会”,来自马士基(MSK)、中远海运集运(COSCO SHIPPING)、达飞轮船(CMACGM)、中外运集运、长荣海运、阳明海运、海丰国际(SITC)等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船东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船东协会徐秋敏秘书长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