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航运和物流领域的世界领军者,达飞集团(CMACGM)进一步精简及优化集装箱运输产品服务。达飞一贯坚持为客户提供最相关的产品,为此集团将持续调整运营设置及网络。得益于运营效率和业务灵敏性,达飞集团的定位是在优化成本的同时实现卓越增长。这一长期战略使集团能够有效地适应各种经济和贸境。而美国总统轮船(APL)将只专注于美国政府方面的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全球航空业损失惨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营收大幅缩水,降薪潮、裁员潮正暗流涌动。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硬着陆”之后,业界估计,全球航空业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时间才能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民航资源网9月30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29日表示同意向美国7家航空公司提供贷款。
近日,广东省市重点项目广州港(Guangzhou)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最后一件沉箱安全平稳坐底基床,近洋码头水下主体结构圆满完成,为年底码头水工结构按期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航空(AA)于9月25日表示已经获得了55亿美元政府贷款。美国财政部将于10月分配250亿美元的航空业救助贷款,美航有可能再获得额外至多20亿美元贷款额度。
德国船舶运营商赫伯罗特(HPL)正在将一艘原UASC船舶“Sajir”(1.5万TEU Sajir)改造为使用液化天然气燃料。
9月22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20年1-8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1-8月,全国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29,302万吨,同比增长2.2%;1-8月,全国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807万TEU,同比下降2.5%。
《参考消息》9月22日刊登源自日本《富士产经商报》的报道《全球航空业以货运求生存》。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多国确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联大11日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疫情。9月9日,中央财经委召开第八次会议强调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9月上旬,我会监测沿海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6.5%;长江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回落10.4%。
美国联合航空(UA)CEO斯科特·柯比于周日表示,航空业的复苏要等到Covid-19疫苗获得批准并广泛使用后才能实现。他说,该公司预计到2021年底才能实现这一里程碑式的复苏。柯比表示:“我希望这能早点实现,但我们猜测是明年年底。”
近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2020年全球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该报告对2020年全球TOP2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其排名进行预测和分析。
民航资源网9月8日消息:据Simple Flying报道,政府对航空公司的援助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任何形式的援助都与大多数的主流经济理论背道而驰。但在疫情对航空业的巨大冲击下,政府不得不伸出援手。随着今年形势的恶化,许多航空公司都在依靠政府救助来维持运营。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称,2024年前,美国的航空旅行不太可能恢复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
9月2日,广州港集团(Guangzhou)与广州酒家集团在港口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广州港集团与广州酒家利用各自品牌优势,强强联合,联手打造“食在广州”金字招牌,共同做大做强做优广州国企。广州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波,工会主席温东伟,广州酒家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利平,工会主席郭伟雄见证签约活动。
8月31日,广州港(Guangzhou)南沙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汽车滚装码头工程(下称海嘉码头工程)顺利竣工验收,标志着海嘉码头正式迈入运营阶段。
美国当地时间9月2日,美国联合航空(UA)表示,由于航空旅行近期不见反弹,联邦政府暂无意再次提供资金支持,该公司将对其20%左右的员工进行停薪处理,该决定将影响约1.6万名美联航员工。
8月,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财报,全球航空业遭受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重创。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表示,“2020年将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平均每天损失2.3亿美元。”该协会预测全球航空业2020年预期损失或超过840亿美元(约合5932亿元人民币)。
疫情之下,美国航空业频遭重创。美媒消息称,当地时间8月27日,美国联合航空(UA)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飞行员裁员计划,如果美政府未有进一步的援助,大量飞行员将丢掉饭碗。
8月26日,天津港集团(Tianjin)联合广州港集团(Guangzhou)在广州举办“天津-南沙精品航线开航十五周年”系列活动,活动上共同发布“天津-南沙 两港一航”服务标准,推出优先安排作业资源、实现船舶动态、泊位窗口信息互通互联、平均作业船时效率不低于140自然箱/小时等8项具体举措。
中新网广州8月25日电 (索有为 赵小康),8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互联互通、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头号工程”——广州港(Guangzhou)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正式通航,彻底结束了珠江口至南沙港区大型集装箱船舶单向通航的历史,实现全线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减载)双向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