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英国脱欧,不少企业开始绕开英国港口,爱尔兰航运为此迎来显著增长。爱尔兰港口也不得不快速适应这一新变化,增加直航至欧盟大陆港口的能力,因为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都柏林港(Dublin)和罗斯莱尔港(Rosslare)等爱尔兰港口作为替代性选择。
达飞轮船 (CMACGM)一艘5095 TEU集装箱船“CMA CGM White Shark”轮于3月23日挂靠鹿特丹港(Rotterdam)时,成功完成可持续海洋生物燃料加注,此标志着其向脱碳航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继法国达飞集团(CMACGM)之后,马士基(MAERSK)也宣布将在旗下一艘Triple-E级的集装箱船上测试生物燃料。
达飞集团(CMACGM)宣布,将与宜家一起,将于3月19日在旗下一艘船舶上试验第二代生物燃料(biofuel),航运业碳减排将迈出重要一步。
日前,鹿特丹港(Rotterdam)出版了一份关于集装箱航运业大趋势的新白皮书。
原本投入亚洲--北欧航线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由于亚洲--北欧贸易航线上运力过剩了,许多集装箱航运公司开始将部分大型集装箱船部署在其他服务航线上,这对货物运输量较小的航线运价造成了威胁。
据外媒有关报道称,2018年鹿特丹港(Rotterdam)LNG加注量大幅上升,从2017年的1500吨增长至9500吨。相比之下,2016年LNG加注量仅有100吨。
日前,鹿特丹港港务局局发布消息称,鹿特丹港(Rotterdam)2018年的货物总吞吐量为 4.69 亿吨,略高于2017年,而2017年本身也是创纪录的一年(为4.674 亿吨)。
据悉,隶属于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MOL)旗下位于新加坡的化学品船东 MOL Chemical Tankers,已按其最新扩张计划中收购了位于鹿特丹(Rotterdam)的全球物流公司--Den Hartogh Holding公司20%的股份。
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Rotterdam)周四表示,英国脱欧若不能达成交易,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因鹿特丹每年进出英国的货物量约为4000万吨。
据有关消息,集运巨头马士基(MAERSK)日前在美国与石油供应商PBF Logistics签署了生产低硫燃油的协议,将在美国东海岸生产和储存符合0.5%的低硫油,预计将提供马士基年度燃料需求的10%。
据悉,德国当地时间2月9号,长荣海运旗下一艘名为“EVER GIVEN”,运力高达20388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在汉堡港(Hamburg)易北河发生了严重的撞船事故!
全球最大航运联盟“2M”(MAERSK,MSC)已确认,利物浦港(Liverpool)将成为其连接欧洲与美国几个港口的TA4航线服务的停靠港。
作为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Rotterdam)每年处理4.67亿多吨货物,船舶挂靠30,000余艘。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化石燃料板块收缩,但 LNG 和生物燃料板块涨势喜人。
在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接手之前,身为希腊最大港的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只是一个纯粹的本地港,停泊在此的船只都是以希腊为目的地,如今这里已变成地中海地区重要的枢纽港,也是一带一路“蓝色经济通道”不可或缺和最受瞩目的亮点。
最新的数据显示,荷兰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十个最主要发达国家之一,人均收入也排名前二十。荷兰在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陆、海、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
据季度数据显示:2018 年前三个季度,鹿特丹港(Rotterdam)集装箱板块持续增长;散货吞吐量下降,鹿特丹港的总吞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 0.4%。
据有关获悉,11月16日,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成功接收一艘14,000 TEU集装箱船“ONE AQUILA”号,该船由Japan Marine United(JMU)承建,未来将转租给日本邮船(NYK)。
据悉,鹿特丹港(Rotterdam)2018年前三季度总吞吐量同比下降 0.4%。
据有关获悉,鹿特丹港(Rotterdam)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港将与荷兰银行(ABN AMRO)、三星SDS联手启动区块链试验项目。各方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国际分布式链,实现货物流、现金流、行政手续的完全无纸化整合。“运输、监管以及货物/服务融资,应该向网上预订一本书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