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方海外国际在香港举行业绩发布会,东方海外(OOCL)行政总裁董立均表示,2018年东方海外净利润1.08亿美元,成功扭亏为盈。董立均表示,2018年是东方海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一年,与中远海控合并后,集团运力排名跃居行业第三。
3月28日,中远海运集运(COSCO)与船舶燃油供应商 DOUBLE RICH LIMITED 签署了低硫油供应的协议。
据有关消息,东方海外国际(OOCL)发布2018年整年财报,期内该公司实现收益65.73亿美元,同比增长9.88%;毛利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美元(7.25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1.42%。
3月26日,据有关消息称,藉此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全球航运和物流领导者达飞集团(CMACG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先生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CSSC)董事长雷凡培先生签署了一份协议,将订造十艘新的15000TEU集装箱船。
据美国研究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的数据,从亚洲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在今年2月份出现了24个月以来的首次下滑。来自1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运往美国的柜子减少了5.5%,相当于2月份的1235684 TEU。
3月15日,由武汉新港管委会推动打造的第二艘1140集装箱江海直达示范船“汉海2号”完成首航。今年内,武汉(Wuhan)还将有4艘同级别船舶投入使用,形成长江中游载重吨位最大、节能环保效益最优的千箱级集装箱船队。
面对航运联盟的不断升级,港口必须及时应对,建立联盟是最好的选择。而在航运联盟、港口联盟之外,物流联盟的概念正迅速扩展。特别是随着航运巨头们纷纷扩张供应链环节,大物流联盟的发展趋势已十分明朗。
据悉,中远海运(COSCO)下一步将在南美、非洲等地区加大布局的力度。
在过去几十年里,海运集装箱运输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500TEU小型集装箱船到最新的22000TEU集装箱巨兽,硬件设备已经经历了彻底的改变。
日前,九龙仓集团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在全年业绩记者会上表示,“香港海港联盟”是有助香港(Hong kong)增加全球的竞争力,集团早于去年已与竞争事务委员会接触,解释背后的动机及行业状况,相信竞委会会了解。
据 Alphaliner 最新运力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03月11日,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排名前三的仍然是:马士基航运(MAERSK)、地中海航运(MSC)、中远海运集团(COSCO)。
进入2019年,青岛港(Qingdao)这座连接全球的“桥头堡”变得越发忙碌了。海洋方面,40万吨级的Valemax大矿船、8000TEU以上的集装箱大船频繁进出;陆地方面,班列载着货物穿梭来往,构筑着海铁联运大通道……。
据悉,“海洋联盟”(CMACGM,APL,COSCO,OOCL,长荣海运)宣布计划将在3月和4月取消10航次跨太平洋航线班次航行,因为集装箱吞吐量减弱的早期迹象已成为现实。
据悉,3月1日,达飞轮船(CMACGM)发布了其2018年业绩。根据财报披露,该公司去年实现收入234.8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其中第四季度为63亿美元,同比增加14.9%。
据来自福建省发改委区域处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20日,首批纳入丝路海运的16条航线共完成127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2万标箱,同比增长11%。其中,厦门港(Xiamen)的12条航线完成101个航次7.5万标箱,同比增长12.9%;福州港(Fuzhou)的4条航线累计完成26航次2.73万标箱,同比增长5.8%。
原本投入亚洲--北欧航线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由于亚洲--北欧贸易航线上运力过剩了,许多集装箱航运公司开始将部分大型集装箱船部署在其他服务航线上,这对货物运输量较小的航线运价造成了威胁。
据外媒称,希腊政府航运及岛屿政策部(Shipping and Island Policy Ministry)下属的港口规划和发展委员会否决了比雷埃夫斯港务局(PPA)的投资总计划,外媒表示可以肯定这项针对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价值5.8亿欧元的(约合6.5亿美元)投资计划已陷入僵局。
据悉,据英国劳氏日报(Lloyd’s List)独家报道称,日前,世界最大独立集装箱船东塞斯潘(Seaspan)与韩国现代商船(HMM)就联合收购美国长滩港(Long Beach)集装箱码头进行了探索性的会谈。
据权威机构Alphaliner的消息称,新加坡船公司太平船务(PIL)将于2019年4月全面退出亚欧航运市场。
据Alphaliner最新运力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2月10日,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强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马士基航运(MAERSK)、地中海航运(MSC)和中远海运集运(CO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