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寒潮席卷美国,使得南部德克萨斯州迅速陷入了灾难,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寒潮中,美国已经有超过400万人遭遇了断电,无数发电厂被摧毁,电力、天然气价格暴涨;目前德州电价涨幅超过了100倍,每兆瓦高达9000美元,天然气价格暴涨超过160倍,已经达到了500美元,而在过去只要3美元;令人瞠目结舌。
积极布局陆上业务,已成为头部班轮公司的共同选择。近期包括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地中海航运(MSC)、马士基(MSK)等公司,都先后开通了新班列。
全球主干航线综合准班率指数继连续4个月下降之后,2021年1月继续下行,再次刷新自2019年该指数始发以来的最低纪录——22.36%,降幅较2020年12月减少7.98个百分点。缺箱严重、码头拥堵、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及法国大规模罢工等因素是造成班轮准班率指数连创历史新低的主因。
近日,装载着15294TEU 集装箱的 “中远海运恒星”轮缓缓靠泊宁波(Ningbo)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6号泊位。令人欢欣鼓舞的是,这艘20万吨级大型集装箱船装载了13469TEU空集装箱,缓解了中国市场缺空箱的“近渴”。
2月7日,中远海运集团(COSCO SHIPPING)与海尔集团在青岛(Qingdao)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暨运输服务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等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2021年1月,天津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3922.7万吨、同比增长11.2%,集装箱吞吐量152.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5%,以“双两位数增长”的生产佳绩,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
出于港口拥堵的考虑,三大主要的海运联盟中的两个联盟正在取消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航线,以恢复航线船期的完整性。
由于中国防疫抗疫的成效显著,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正增长,中国外贸在全球贸易的比重由16%快速升至20%。国外需求的快速增长造成大量海运集装箱集中从中国出口输送全球。
赫伯罗特(HPL)日前公布了远东、中东地区往返美国、加拿大航线的最新附加费标准,将从2021年3月1日起执行。
8家主要的跨太平洋东行集装箱航运公司更新了各自在FMC报备的运价,自2021年2月1日起GRI上调1000美元左右,船公司包括有:CMA CGM、COSCO、长荣海运、HPL、HMM、ONE、阳明海运和ZIM等。
根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1日,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马士基(MSK)排第一,地中海航运(MSC)排第二,中远海运集运(COSCO)+东方海外(OOCL)排第三,达飞轮船(CMACGM)排第四,赫伯罗特(HPL)排第五。
作为应对海员换班危机的最新举措,日前,包括马士基(MSK)、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达飞(CMACGM)、地中海航运(MSC)、赫伯罗特(HPL)等在内的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共同签署了旨在关注海员福祉的海王星宣言(The Neptune Declaration on Seafarer Wellbeing and Crew Change)。
航运界网消息,近日,中联航运(CUL)正式宣布,其首条春节加班船欧洲直航航线将于2月6日首航。
近日,中远海运集团(COSCO SHIPPING)从一家名为Seamax Capital Management的航运公司手中租入了两艘分别名为Seamax Westport(2007年建造,8208TEU)和 Seamax Stratford(2006年建造,8533TEU)的集装箱船舶。
航运界网消息,上港集团(Shanghai)近日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3.5亿元,较上年度同期下降27%;营业利润10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
2020年是中国港口业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既要面对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影响,又有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严峻挑战,招商港口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精准施策,成效显著,集装箱吞吐量在3月触底后逐步回升,6月首度转负为正,下半年屡创新高,全年逆势冲上1.22亿标箱的新高,同比增长7.8%。其中,中国内地码头完成8,576万标箱,港台地区码头完成714万标箱,海外码头完成2,878万标箱;全年散杂货吞吐量完成4.5亿吨。
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港(Shanghai)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50万标箱,连续第11年领跑全球;天津港(Tianjin)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5万标箱,同比增长6.1%;山东港口旗下青岛港(Qingdao)、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等四大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破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破3000万标箱;连云港港(Lianyungang)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2亿吨,同比增长3.46%;北部湾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新高度;大连港(Dalian)、天津港、唐山港等港口关键生产指标积极向好……
全球主干航线综合准班率指数继连续3个月下降之后,2020年12月继续下行,再次刷新自2019年指数始发以来的最低纪录——30.35%,较11月份减少4.64个百分点。缺箱严重、码头拥堵、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及英国“脱欧”谈判等因素是造成准班率指数连创历史新低的主因。
目前的集装箱供应链不仅仅是有运价高企的问题,还面临着缺少集装箱设备的具体难题。谈到缺箱问题时,马士基集团首席商务官、马士基(MSK)海运物流业务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202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巨大”需求所致。
据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方面的消息,2020年12月31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62000吨多用途纸浆船“中远海运荣耀”轮在广州港(Guangzhou)装满集装箱正式开启第一个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