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名为INTERASIA CATALYST的集装箱船舶突发火灾。
202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放缓,内外贸吞吐量增速均创近十年来新低。其中,内贸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重箱吞吐量出现下降;由于我国进出口额超预期增长,外贸重箱吞吐量增速比2019年有所加快。
苏伊士运河封锁6天后已于3月30号恢复通行,但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中国大陆多个港口的海运相关人士表示,受苏伊士运河堵塞影响,订舱紧张、运费上涨,缺箱问题再次显现,其中上海港(Shanghai)落箱费目前已经翻倍,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影响或将持续到四月底。
4月2日,韩国最大的班轮运营商(HMM)与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代理公司(KOSME)签署了一项协议,承诺为这些出口商保留亚欧和跨太平洋航线的舱位,以支持他们的长期运输需求。
据悉,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东方海外(OOCL)和区域集装箱航运公司Regional Container Lines(RCL)、Goldstar Lines将合作展开两项新服务,以发展亚洲内部网络航线。
3月29日、30日,青岛港(Qingdao)、日照港(Rizhao)分别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借助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业务量、经营业绩均实现双增长。 其中,青岛港完成货物总吞吐量5.4亿吨,同比增长4.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7%;实现营业收入132.19亿元,同比增长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2亿元。日照港2020年实现吞吐量2.6256亿吨,同比增长6.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67亿元,同比增长9.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40亿元。
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2021年1-2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
日前,记者在上海港(Shanghai)外高桥港区了解到,整个空箱在场的堆存量从1月份11万个的低谷逐步恢复到目前的22万个左右,空箱紧张得到有效缓解。
航运界网3月29日晚间消息,上港集团(Shanghai)发布了2020年全年财报,该集团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1.19亿元,较上一财年减少27.65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7亿元,同比减少8.33 %。
新华社3月29日晚报道,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Osama Rabie在接受埃及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运河航行已经恢复,搁浅船舶将在大苦湖进行进一步检查,检查时间预计为3天。事故原因将在检查后公布。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1-2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97亿吨,同比增长20.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36万TEU,同比增长2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同比增长1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74万TEU,同比增长21%。2月虽值农历新年,但港口依然一派生产繁忙的景象,在这个“史上最忙淡季”,我国港口吞吐量一路飘红,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
集装箱船航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近期集装箱船装载率仍处于最高水准,由于美国政府实施新经济刺激计划,进一步推升市场需求,加剧美国港口堵塞现象。
DKT Allseas将于4月推出一项从中国到利物浦的新服务,旨在为面临海运价格上涨以及由于全球大流行的连锁影响而可靠性下降的客户提供支持。
3月22日,现代重工集团蔚山总部举行为韩国HMM(原现代商船)建造的系列8艘160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HMM GAON”号命名交付仪式。
据搜航网获悉,3月23日长荣海运旗下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船“EVER GIVEN”轮驶入苏伊士运河后不久后,在苏伊士运河北部航段搁浅,造成南北双向交通受阻,亚欧航线延误叠加。
借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政策赋能,精准对位几内亚及西非经济建设需求,近日,山东港口烟台港(Yantai)中非班轮航线迎来发运小高峰。
据悉,马士基(MSK)一艘运力13100TEU的集装箱船“Maersk Eureka”轮,由于燃油泵损坏,导致无法恢复主机的稳定功能,船员于3月12日停止主发动机,更换燃油泵。
上周,亚欧集装箱航线的现货运价进一步下跌,这一迹象表明,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物流供应链受阻情况已有所缓解。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直到今年,在全球一些主要港口出现多年不遇的奇观——就像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堵车一样,巨大数量的船舶被困水上,等待入港卸货。
2021年2月份,我国港口企业生产总体呈低基数高增长态势。从同比来看,受去年2月份疫情爆发导致基数低的影响,本月我国主要港口企业主要生产指标同比均快速增长;从环比来看,1月份春节前夕企业出货、备货增加,而2月份在春节假期的影响下,港口企业主要生产指标除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外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