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运输需求总体向好,远洋航线运价多数上涨;集装箱运价指数再次上升,但即使处于高位,它们也掩盖了航运的真实成本。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1年一季度,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74亿吨,同比增长18.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82万TEU,同比增长19.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72亿吨,同比增长14.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839万TEU,同比增长18.3%。今年一季度,全国港口生产经营情况表现良好,多数港口的吞吐量均呈两位数增长。
由于疫情和苏伊士运河事故等引发的一系列不寻常事件导致了严重的集装箱短缺危机。这种情况可以归类为全球性的,因为集装箱的短缺会对所有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从根本上扰乱国际贸易。
以星(ZIM)正在扩大其在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快速航线的足迹。据悉,该航运公司计划在本月底之前,推出从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加急跨太平洋航线服务。
由于航运公司减少了对合同量的承诺,转而采用更高的FAK费率,所有集装箱交易的现货运价都开始从本已较高的水平再次上升。
据外媒报道,运达航运(Interasia Lines)日前表示,此前在印度洋发生火灾的“Interasia Catalyst”轮,起火原因是“错误申报危险品”。该公司还透露,计划向相关托运人寻求赔偿。
据搜航网获悉,日前THE联盟中有两艘大型集装箱船有船员新冠检测呈阳性。
4月12日,赫伯罗特(HPL)发布公告称,对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取消订舱费(Booking Cancellation Fee,BCF)的相关条款,进行了调整。
据当地媒体4月11号报道,集装箱船“INTERASIA CATALYST”从马来西亚巴生港(Port Klang)驶往印度忽然冒烟起火,随后,火势蔓延,消防员对船上11个着火的集装箱展开持续扑救行动。
“共同海损”都是几年才出现一次,所以外贸人不了解也无所谓,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但今年的航运游出了“黑天鹅”。先有卡在苏伊士运河的长荣海运“长赐轮”(Ever Given)宣布共同海损,而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狮子大开口提出了10亿美金赔偿;后有上周服务于东南亚印巴线的INTERASIA CATALYST轮起火,烧了11个集装箱,很可能也要宣布共同海损。
主干航线全线涨价!亚欧航线涨幅超8% ,跨太平洋航线加价订舱, 跨大西洋航线狂涨30%。
4月10日,“中良鸿佳”轮鸣笛启航,由上海港(Shanghai)外高桥五期码头驶往广州港南沙一期码头——“唐山—上海—广州”南北航线的第三站,这是上港集团携手唐山港集团、广州港集团联合开通的首条南北航线。
近日,一艘名为INTERASIA CATALYST的集装箱船舶突发火灾。
202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放缓,内外贸吞吐量增速均创近十年来新低。其中,内贸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重箱吞吐量出现下降;由于我国进出口额超预期增长,外贸重箱吞吐量增速比2019年有所加快。
苏伊士运河封锁6天后已于3月30号恢复通行,但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中国大陆多个港口的海运相关人士表示,受苏伊士运河堵塞影响,订舱紧张、运费上涨,缺箱问题再次显现,其中上海港(Shanghai)落箱费目前已经翻倍,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影响或将持续到四月底。
4月2日,韩国最大的班轮运营商(HMM)与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代理公司(KOSME)签署了一项协议,承诺为这些出口商保留亚欧和跨太平洋航线的舱位,以支持他们的长期运输需求。
据悉,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东方海外(OOCL)和区域集装箱航运公司Regional Container Lines(RCL)、Goldstar Lines将合作展开两项新服务,以发展亚洲内部网络航线。
3月29日、30日,青岛港(Qingdao)、日照港(Rizhao)分别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借助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业务量、经营业绩均实现双增长。 其中,青岛港完成货物总吞吐量5.4亿吨,同比增长4.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7%;实现营业收入132.19亿元,同比增长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2亿元。日照港2020年实现吞吐量2.6256亿吨,同比增长6.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67亿元,同比增长9.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40亿元。
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2021年1-2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
日前,记者在上海港(Shanghai)外高桥港区了解到,整个空箱在场的堆存量从1月份11万个的低谷逐步恢复到目前的22万个左右,空箱紧张得到有效缓解。